首页 >> 学识问答 >

孙权劝学原文介绍

2025-10-12 01:01:54 来源:网易 用户:程全琰 

孙权劝学原文介绍】《孙权劝学》是出自《资治通鉴》的一篇短文,讲述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鼓励其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文章虽短,但内容精炼,寓意深远,体现了古代重视教育、提倡学习的思想。

本文通过孙权对吕蒙的劝学过程,展现了领导者在用人方面的智慧与远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和修养的重视。这篇文章常被用作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文章总结

项目 内容
作者 司马光(《资治通鉴》)
出处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体裁 文言文
主要人物 孙权、吕蒙
故事背景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劝导其将领吕蒙学习
核心思想 鼓励学习,提升自我,改变他人看法
教育意义 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与能力
语言风格 简洁明了,富有启发性

原文节选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蒙乃始就学。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总结

《孙权劝学》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单的对话,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学习不仅能够丰富知识,还能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孙权作为一位政治领袖,不仅关注军事,也重视文化修养,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结构紧凑,语言生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典范之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