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上蹿下跳基础解释

2025-10-26 16:42:45 来源:网易 用户:尹黛山 

上蹿下跳基础解释】“上蹿下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形容人或动物动作频繁、跳跃不停,常用来比喻行为不稳、情绪波动大或做事不够沉稳。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尤其在描述小孩、动物或情绪激动的人时更为常见。

一、基础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上蹿下跳
拼音 shàng cuān xià tiào
注音 ㄕㄤˋ ㄘㄨㄢ ㄒㄧㄚˋ ㄊㄧㄠˋ
释义 形容人或动物动作频繁、跳跃不停;引申为情绪不稳定、行为浮躁。
出处 不见于古代典籍,多为现代口语表达
用法 多用于形容小孩、动物或情绪激动的人的行为
近义词 跳跃不停、来回跑动、不安分
反义词 安静不动、稳重踏实、沉着冷静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儿童行为:

“孩子总是上蹿下跳,一刻也停不下来。”

——形容孩子好动、精力旺盛。

2. 动物表现:

“小狗在院子里上蹿下跳,非常活泼。”

——描述小动物的活泼好动。

3. 情绪状态:

“他今天心情不好,一直在上蹿下跳。”

——表示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

三、成语延伸理解

虽然“上蹿下跳”字面意思是指上下跳跃,但在实际使用中,它更常带有负面色彩,暗示一个人缺乏耐心或控制力。因此,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四、总结

“上蹿下跳”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动作频繁或情绪不稳的状态。它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在轻松的语境中使用。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表达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