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脍炙人口的脍炙意思是什么

2025-10-10 03:31:02 来源:网易 用户:印烟航 

脍炙人口的脍炙意思是什么】“脍炙人口”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作品、言论等非常受欢迎,广为流传。然而,很多人对这个成语中“脍”和“炙”的具体含义并不清楚,甚至误以为是“美味可口”的意思。

其实,“脍炙人口”中的“脍”和“炙”原本指的是两种美食,后来引申为人们喜爱的事物。下面我们将从字义、来源以及现代用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字义解析

字词 拼音 本义 引申义
kuài 细切的肉,即生肉片 美味的食物
zhì 烤肉 受人欢迎的事物

- 脍:古代指将新鲜的肉类切成薄片,通常为生食,如“脍”在《论语》中有“脍不厌细”之说。

- 炙:指烤肉,尤其是用火烤制的肉,常见于古代宴席。

二、成语来源

“脍炙人口”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心明寺》诗:“人间无此声,天下无此味,脍炙人口。”意思是说这种味道极其美妙,让人回味无穷,因而广为流传。

后世逐渐将“脍炙人口”引申为形容文章、作品、言论等受到广泛欢迎和传颂。

三、现代用法

如今,“脍炙人口”多用于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表示某部作品或某种说法非常流行,被大众所熟知和喜爱。

例如:

- 这首古诗至今仍脍炙人口。

- 他的一句名言被广泛引用,早已脍炙人口。

四、总结

“脍炙人口”中的“脍”和“炙”原意是指美味的食物,后来引申为广受赞誉、广为流传的事物。因此,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作品的赞赏,也强调了其传播范围之广。

项目 内容
成语 脍炙人口
本义 美味的食物
引申义 广为流传、广受赞誉的事物
来源 唐代张籍诗句
现代用法 形容作品或言论受欢迎

通过了解“脍炙人口”中“脍”和“炙”的真实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理解成语本身,也能更好地欣赏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