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解释

2025-09-29 15:24:57 来源:网易 用户:包淑琳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解释】“乐不思蜀”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原意是指刘禅在亡国后仍然安于现状,不思复国,后来用来比喻人安于现状、乐于享乐,忘记了自己的处境或责任,甚至忘记了过去的苦难和教训。

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常用于批评那些在逆境中不能自省、只顾眼前安逸的人。

成语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乐不思蜀
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拼音 lè bù sī shǔ
释义 安于现状,乐于享乐,忘记自己的处境或责任
用法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缺乏上进心或责任感
近义词 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忘本
反义词 奋发图强、居安思危、不忘初衷
使用场景 批评他人或自我反省时,强调不应沉溺于安逸

成语背景故事

“乐不思蜀”最早来源于三国时期蜀汉的末代皇帝刘禅。在魏国攻破成都后,刘禅投降,被带到洛阳。有一次,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这里很快乐,不想回蜀地了。这句话后来成为“乐不思蜀”的出处,也成为了对刘禅无能、安于现状的讽刺。

现代应用

在现代生活中,“乐不思蜀”常被用来形容一些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选择逃避现实,沉迷于眼前的舒适生活,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和责任。比如:

- 有人工作压力大,却选择打游戏、刷视频来逃避;

- 学生考试失利后,不再努力复习,而是沉迷于娱乐;

- 企业经营者只关注短期利润,忽视长期发展。

这些行为都可以用“乐不思蜀”来形容,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勇于面对现实,不断追求进步。

小结

“乐不思蜀”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反映。它提醒我们:不要因一时的安逸而迷失方向,应时刻保持警觉与进取精神,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