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蓬莱文章建安骨

2025-09-15 10:24:46 来源:网易 用户:李桂有 

蓬莱文章建安骨】“蓬莱文章建安骨”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原句为:“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句诗表达了对文学创作中刚健风骨与清新才情并重的推崇。其中,“蓬莱”指传说中仙山,象征高远、超凡;“建安”则代表东汉末年以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其风格刚健有力、慷慨悲凉,被称为“建安风骨”。而“小谢”指的是南朝诗人谢朓,他的作品清新俊逸,与建安文学形成鲜明对比。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李白对文学风格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文人风骨的重视。在古代文学史上,“蓬莱文章建安骨”常被用来形容具有深厚底蕴与刚正不阿精神的文学作品。

一、

“蓬莱文章建安骨”是李白对文学风格的一种高度概括,强调了两种不同的文学气质:

- 蓬莱文章:象征高远、飘逸、超凡脱俗的文风;

- 建安骨:代表刚健、豪迈、富有力量的文风。

两者结合,既要有理想主义的追求,又要具备现实主义的深度。这种文学观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理念,成为一种审美标准。

二、相关人物与风格对比表

人物 所属时期 文学风格特点 代表作品 对“蓬莱文章建安骨”的体现
李白 唐代 飘逸豪放、浪漫主义 《将进酒》、《蜀道难》 蓬莱之气,兼具豪情与幻想
曹操 东汉末年 刚健有力、慷慨悲壮 《短歌行》、《观沧海》 建安风骨的开创者
曹植 东汉末年 辞藻华丽、情感丰富 《洛神赋》、《七哀诗》 建安风骨的典型代表
谢朓 南朝 清新自然、细腻婉约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蓬莱之气的体现
王勃 唐代 意境开阔、辞采华美 《滕王阁序》 蓬莱与建安风格的融合

三、结语

“蓬莱文章建安骨”不仅是对文学风格的评价,更是一种理想人格的写照。它倡导文人既要拥有高远的理想与自由的精神(蓬莱),又要具备坚定的意志和深沉的情感(建安)。这种思想至今仍对现代文学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